關鍵字:地名、族群融合。
第壹章、前言
第一節、寫作動機
在此次報告的四個主題裡,從臺灣地基主祭祀談台灣的族群融合、如何分辨原住民血統、臺灣風俗中母舅公的由來及台灣各地的地名解說中,我選擇了”從台灣地名談台灣的族群融合”這個議題,主要原因是想藉由這次的報告,可以更近一步了解台灣這一片土地。調查的不僅只是探討地名的轉化,經過這層步驟,能夠更深刻的體會到台灣族群融合的過程,而珍惜目前得來不易的和平社會。
第二節、蒐集資料的方法
由於地名搜查的作業繁雜,所以便藉由便利的網路來取得資料。如「臺灣海外網」中的臺灣史部份、宜蘭縣社區日曆、萬華社區網、地名解析等等網站。
第三節、資料範例
這次選了台北跟宜蘭縣作為我報告的主題,原因除了宜蘭是我出生成長的家鄉,台北是距離我生長環境最近的都市之外,能夠更加了解身為台灣首都的台北,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哪些族群的融合,而當初在宜蘭落地生根的祖先們,又是經過哪些開墾的過程,才有辦法使我們這些後代的子孫開花結果,這些都是讓我選擇這兩個縣市的原因。
第貳章、宜蘭縣
第一節、噶瑪蘭[Kavalan]
(一)名稱由來
「噶瑪蘭」(Kavalan)是宜蘭的古地名。宜蘭早期被稱為「蛤仔難」,或者「甲子蘭」,一直到1810年(清嘉慶15年)劃入清朝版圖時才定名為「噶瑪蘭」。噶瑪蘭名稱的由來是因為蘭陽平原早先是南島語系【注釋一】噶瑪蘭人【注釋二】的居住地,他們自稱為「Kavalan」,其意即是「平原之人」(Kuvarawan)的噶瑪蘭人。
(二)開發歷史
(1)吳沙時期
位於台灣東北的蛤仔難,三面環山,東臨太平洋,中間有蘭陽溪分界南北,沃野三百餘里,可闢良田萬頃。乃是當時居住北部的漢人所垂涎之地。並且,此地開拓的情況和經過,比其他地方較為特別,就是從始至終都由有組織性的大集團所進行,而以漳州系移民為主角,泉州系和客家系為配角,再以原住民為對手。
最先想打進蛤仔難的漢人,即是漳州人林漢生,他早在一七六八年(乾隆三三年),就率領佃丁企圖移殖此地,但是隨即被噶瑪蘭人所殺。
其次是吳沙亦想開發蛤仔難,吳沙 漳浦縣人,一七七三年(乾隆三十八年)渡海來台,當時他已四十三歲,先居淡水,再遷居雞籠【注釋三】與蛤仔難的原住民從事番產交易歷經多年,他的交易有信用深得蛤仔難人的信任,又娶原住民婦,並獲得番目的頭銜及地位。如此精通該地方的地理狀況和原住民的內情,而且,在彼地亦有根多交易上的對手,所以他常想要結合漢人同伙,移殖蛤仔難。
在一七八七年(乾隆五十二年),吳沙開始籌劃,召集了居住於淡水的漢人同伴,先到蛤仔難交界的三貂社【注釋四】為基地。在有計畫地開墾首重人力,為集結人力之後,吳沙先在貢寮一帶試行開墾,就地興建房宅開始修築道路和橋樑,並得淡水富戶的鼎力襄助,解決臨時生活費用。投靠吳沙的移民多達一千餘人,其中漳州人占九十%。此時,該地區的原住民,對他們的作為並不表示任何的懷疑,所以,竟使吳沙對移殖蛤仔難這件事愈有信心。時逢林爽文起義【注釋五】事件平靜之後,淡水同知.徐夢麟,以維持蛤仔難的地方治安並擴充滿清版圖於此地為交換條件,特授吳沙該地的開拓權,在另一方面,吳沙又受到淡水的殷戶柯有成.何繢.趙隆盛等的資糧援助。於是,他即斷定時機到來,即開始召集台灣本地人栘民,組成開拓隊,擬以移殖蛤仔難地區。
吳沙以漳州系移民為主力,配上泉州系和客家系,在一七九六年(嘉慶元年) 農歷九月十六日,吳沙率眾從雞籠出發,乘船一舉占據烏石港,登陸後在南邊築土圍,稱頭圍(即頭城)。於是,原住民才看清了吳沙的侵略的意圖。原住民立即由觀望態度轉為大舉襲擊。此時的滿清政府也當作沒這回事,或則當時滿清官員的想法是一邊是番、另一邊是敵民,所以沒有協助吳沙出兵。戰況激烈,連吳沙之弟也在此次戰役中喪生,而吳沙所組的漢人終因受不了原住民的猛攻,只好一時暫退至三貂社。
嘉慶二年,原住民流行天花,不少人病死,吳沙懂一些藥方,乃主動醫治病苦中的原住民。因此出現轉機,他乃再回復到和原住民的友善共存的關係,他趁此機會,為了盡量避免再惹起和原住民的摩擦,於是,禁止漢人隊員私墾,而採取集體的土地開拓。吳沙將墾民組織成隊,十數人為一結、圍則數十結為一圍等形式,形成嚴密而有系統的開墾群體。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墾地幾十里,接連開發了二圍、三圍。
(2)吳化時期
吳沙移殖二年之後在一七九八(嘉慶三年)農歷十二月九日,吳沙因積勞成疾病逝。由侄兒吳化繼之。吳化不但很有才幹,同時也受同輩和部屬支持,從頭圍出發,向二圍.三圍.四圍.五圍(今之宜蘭)、員山、湯圍、柴圍、大湖圍等廣大地區。漸漸深入蛤仔難平野的中心地帶,而進行開墾工作,以至濁水溪北面。這可以說是漢人墾殖蛤仔難一帶的前期。其間,吳化屢受原住民猛烈的來襲,另一方面在內部也時常發生受到滿清分化下的漳、泉、粵三籍人血腥的「分類械鬥」。然而,由於漳州系移民佔壓倒多數,吳化才能團結他們來收拾全局,所以,除了苦於聲勢浩大的阿里文社原住民來襲之外,大體上,都能使許多摩擦暫止而得小康,而竭力於開墾工作。
宜蘭平原從一七九六年(嘉慶元年),吳沙率領兩百多位漳州移民,來到蘭陽平原,展開大規模墾殖。大約分為三個時期如下:
一七九六年始開發濁水溪(今蘭陽溪)以北之西勢地區。
一八○二年(嘉慶七年)以後濁水溪以南之東勢開發。
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漳浦人陳輝煌等卒眾人墾蘭陽溪南廣大地區。
歷八十年時間,由荒埔原野變成阡陌良田,而首功屬吳沙。
不經多久,漢人開拓隊員日益增多。吳化為了維持隊內的秩序,並加強統率力量,乃自己擔任「總頭人」,其下任命幾個「頭人」,將所有相關的事務,如開墾工作和分配土地甚至到日常生活,皆有定律有如良好的軍隊來執行,所以,隊內生活有條不紊,開墾工作有效率,分類械鬥減少。譬如,現今的宜蘭地方尚有大結、二結、三結、四結、五結等地名,都是當時結隊開墾土地或分配土地的鐵証。
到了一八○二年(嘉慶七年),漢人移民眾集愈來愈多,於是,吳化乃改編隊伍,擴張為所謂「九結首」【注釋六】為主力軍,渡過濁水溪,開墾溪北一帶,其中,溪州(今之員山附近)為泉州系移民開拓定居,羅東以南的原住民土地則被漳州、客家兩系移民所開發。
蛤仔難水豐土沃,其中,只有西南山地的叭哩沙浦區域,原始森林茂盛,難為漢人進入拓殖。因此,到最後的一八八六年(光緒十二年),在滿清政府「撫墾局」的策定之下,漳州系漢人陳生出資墾殖,此地才稍有成就。
(3)清領時期
一八○八年 (嘉慶十三年)閩浙總督.方維甸來台巡視台北艋胛(萬華)。吳化等人趁此機會,乃前往呈繳住民戶口清冊,並呈請把蛤仔難編入滿清政府治下,如此做法可避免不勞而獲的「墾首」出現。於是,方維甸轉呈北京清廷「奏請噶瑪蘭收入版圖」。經過督臣阿林保等查奏,滿清政府即於一八一○年(嘉慶十五年)核准設「噶瑪蘭廳」將台灣東北部的宜蘭劃入大清帝國版圖之內。廳治設在五圍(今之宜蘭市),並特授南路海防兼理蕃同知.楊廷理為噶瑪蘭通判。到了一八七五年(光緒元年),噶瑪蘭的地名才改為「宜蘭」。
第二節、羅東[ROTONG]
(一)名稱由來
關於羅東地名的由來,總共有兩個說法,一說羅東曾是大片茂密的叢林,住著大群的猴子。由於平埔族人稱猴子為「老懂」,後來漢人入墾後,便順著這個發音,取名為羅東。而另外一個說法,則是相傳羅東境內的路上有一塊形狀類似彌猴的大石頭,而平埔族人稱猴子的語音就類似羅東兩個字,所以就命名此地為羅東。
不論真相為何,從以上的解釋都可判斷出,羅東來自於平埔族的發音,而在漢人未來開墾之前,羅東這個地方,也曾是平埔族的天堂。
(二)開發歷史
(1)日據時代前
由於宜蘭三面環山一面環海,地形偏遠,所以一直到西元1796(嘉慶元年)年吳沙招募漳州、泉州和粵州流民開墾頭城以後,宜蘭才逐漸和外界接觸。但吳沙等人並未開發到蘭陽溪南邊【注釋七】,直到西元1804年(嘉慶九年),平埔族人頭目賢文率領台灣西部族人【注釋八】一千多人翻山越嶺而來,原本預定在五圍(今宜蘭市)附近開墾,遭到漳州人排拒,便於西元1806(嘉慶十一年)移動到羅東地區開墾,成為開發溪南的先軀。現今慈德寺【注釋九】裡右殿除有開拓羅東功德主外,供俸的就是平埔族頭目賢文、茅格的神位。
後來三年,溪北的漳州人偷襲攻佔羅東,而粵人也進墾冬山,漢人的勢力開始入侵溪南。而接下來八十年間,在清廷的統治之下,先民努力開墾,愈來愈多的人進墾蘭陽。在日據時代之前,蘭陽平原上的土地大致是開發完成了。
(2)日據時代後
西元1894年,甲午戰敗,台灣割予日本。日本統治台灣五十一年間,雖然對於原住民有著諸多的限制與歧視、不平等,但是他們對羅東地區的發展,卻有一定的貢獻。日本人調查太平山區的木材,有計畫的砍伐森林【注釋十】。在山上開採的木材,經由鐵路以蒸汽火車運下山來,然後在羅東統一集貨,最後再發散到外地。羅東也因此成為著名的木材發散中心,此舉帶動了羅東地區的商業活動,更奠定了日後各項發展。不過,促使羅東飛躍發展的,首推太平山林場的開發。1921年,在當時羅東街長陳純精的四處奔走、爭取下,太平山林場終於將辦公室設在羅東,於是羅東成了太平山木材集散地,地位更顯重要。鎮內製材廠、造紙廠、土木建築等木材相關行業蓬勃發展,使羅東成為宜蘭最重要的經濟、商業中心。
而後,日本人看中羅東的交易功能,開始積極的在此建設──1904年,將輕便車軌道延伸到羅東。又在1915年左右,施行「市區改正」,把道路拓寬拉直,使羅東轉而成為較現代化的商業城市。
光復之後,隨著工商業的發達,社會形態改變。往日的農村生活不再,而太平山林場也在民國71年結束了伐木事業,但是羅東的工商業重鎮地位,並未動搖,大量的人口湧入市區,傳統的大家庭已不復現,取而代之的是小單位的小家庭。羅東地區也因為人口的激增市區範圍不斷地擴大,從早期火車站前的中正路,一直往西邊北成、羅東運動公園的方向逐漸發展起來。五十多年來,將羅東發展成為宜蘭最繁華的商業地區,如今,它仍是全台灣面積最小而人口卻最為密集的鄉鎮之一。
第叁章、台北縣
第一節、烏日[ULAI]
(一)地名由來
烏來一詞為原住民泰雅族用語,意為溫泉。烏來地名的由來,據說大約在兩百年前,有泰雅族的先住民在這裡打獵,發現溪流裡冒出一陣陣的輕煙,於是前往探查,發現了水是熱的,而大聲呼叫:「烏來!烏來!」烏來是泰雅語「冒煙的熱水」之意,這個地方也因此而稱為烏來。
(二)開發歷史
(1)日據時代前
台北縣的原住民,均居住在烏來鄉一帶,屬於泰雅族【注釋十一】,在清代被稱為「馬來蕃」,日據時期稱之為「屈尺蕃」。根據泰雅族傳說,祖先是起源於中央山脈大霸尖山一帶的白石山,大約十八世紀時,開始分別往西北方向、東部及西南方向分散遷移,依其語言及風俗的不同可分為:賽德克、賽考列克、澤敖列三大群。其中賽德克群的一支,往東部遷移到今花蓮一帶,自稱為「太魯閣族」。其後族人逐漸北移,剛開始移居至桃園縣角板山,之後,頭目耶威普那率領族人游獵之今日烏來鄉福山村附近,發現此處土壤肥沃、水源豐沛、景色優美,因此決定遷居至此,稱此地為「大羅南」。之後子孫繁衍,散居於南勢溪兩岸,即為今日的烏來鄉。
(2)日據時代後
清光緒二十一年台灣割讓給日本以來,整個烏來自屈尺起都是樹木茂密的蒼莽之地。也是早年泰雅原住民的獵場。烏來尚未開發之前,拓荒的漢人衹進入到屈尺、廣興一帶。而能深入烏來者,僅少數「撫番」【注釋十二】官員及製腦工人。直到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日本割據台灣後,除設置隘勇線【注釋十三】以武力統治外,並對烏來山區之豐富森林極為覬覦。但為保持仁政的形象,不採用由政府直接插手的方針。而特准日本著名財團「三井合名株式會社」來開發。三井是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奉准進入烏來,從事森林開發的。那時日本總督府的「理蕃」工作已有相當的成效。
三井在台灣曾發出過這樣的豪語「我們要到別人不到的地方去開發資源」。在烏來他們的確做到了。當時他們深入南、北勢溪及阿玉、桶後溪的上游分水嶺。雖然名義上是來造林,其實是來大肆伐木,因為不砍除原始林木,那裡來供造林的土地。因此為了運送大量木材出山,就建造了龜山經烏來、信賢到褔山,經孝義到東、西坑及桶後的輕便軌道【注釋十四】。對早年烏來聯外交通,不無貢獻。
日本政府給了三井大約二萬公頃的山林開發權,包括今天的整個烏來鄉及新店鄰近烏來和石碇鄉的部份林地。對烏來的發展和繁榮,具有歷史性的重要。除舖設輕便軌道外,在福山、信賢及孝義都設有一至二座水車動力鋸木廠。到光復前後烏來、龜山、孝義尚設有木材公司如根記、龜山、老義發、洽和、水昌等多家,在孝義還有一家燧人木炭行。而靠三井發跡的木材商人,更是不計其數【注釋十五】 因為三井的開發烏來,需要大量的勞力,如造林、伐木、拖木馬、推台車、燒火炭以及開小店等等,引進了大批的平地漢人,他們有許多落地生根,成了今天的烏來人。至今烏來的漢人族群中,除了稍後因公因商遷入者外,大多是這些人的後裔。
(3)光復後
台灣光復後,三井由政府接收,成立了台灣茶葉公司,龜山的出張所改為該公司的文山茶場,稍後,歸屬台灣省農林業公司,改稱茶葉分公司,烏來山林仍屬文山茶場管轄。民國四十五年,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開放包括農林公司的四大公司為民營。茶業分公司的林地,在森林國有的原則下,交由林務局接收,烏來除了小寮、西羅岸、屯鹿得茶園交民間經營外,其他林地由林務局成立台北山林管理所文山分所管理,後幾經改組,現由新竹林區管理處烏來工作站轄管。
三井開發烏來二十多年,烏來的原住民並沒有獲得如就業,改善生活等利益,反而損失了不少土地和林木,可見日本人對殖民地政策的一般了。
第二節、萬華[MANGA]
(一) 地名由來
萬華古稱《 艋舺》,其名源自於(莽葛)或(文甲),為平埔凱達格蘭族【注釋十六】之音譯,即為「獨木舟」之意【注釋十七】。1709年,陳賴章率領福建鄉民移居至此,見到舟木蝟集,便以〈Mankah〉艋舺稱之。西元1920年,日人將臺北改制為臺北州,施行地方制度,將「艋舺」改為「萬華」,取其 「萬年均能繁華」之意。
(二)開發歷史
康熙48年(西元1709年)陳賴章墾戶請墾上淡水大佳臘地方,涵蓋「東至雷厘、秀朗,西至八里坌,南至興直山腳,北至大浪泵溝」,其範圍涵蓋了臺北盆地大半。此後,漢人開始不斷進入台北盆地開墾,初期由於地廣人稀,旱田較多,到了乾隆28年(1761)後,水田逐漸超過旱田,代表水利設施逐漸完備。這些水圳多在乾隆20到30年代完成【注釋十八】。隨著水田化及人口湧入臺北,此區也迅速建立漢人的聚落。到乾隆30年代就已有七十個聚落,呈包圍原住民村落的態勢。現在我們所稱的許多老街多是在清朝時期興盛繁榮的,如大稻埕、艋舺及士林等等。
朱一貴事件之後【注釋十九】,清廷官方開始劃定「番界」【注釋二十】,並設望樓把守,處界外者即為生番,逐漸將原住民分成「生番」與「熟番」【注釋二十一】。清廷於乾隆31年(1766)設立北路理番同知掌管番民事務,清廷並開始擬訂一套保護原住民的辦法。一則劃分原住民和漢人聚落的界線,並禁止漢人越界占墾濫耕或買賣土著田塊。二則官方規定漢番間的租佃契約,需由部落領袖簽字方屬有效。然而這些措施,無法完全制止原住民業主與漢人佃農的買賣及典當地權行為,清廷一直處在漢人先行後,再承認既有事實的情況,所以官方雖試圖介入漢番關係,仍然無法阻止漢人取得原住民土地的趨勢
清乾隆五十七年,淡水河口南岸之八里坌逐漸開拓,當時位於淡水河上游沿岸之艋舺由於河床甚深,海船商舶可經由淡水河口直駛至艋舺地區,逐漸使得艋舺地區急速發展並躍升為當時台灣三大港口之一,民間更有「一府(台灣府的台江)、二鹿(彰化的鹿港)、三艋舺」之語廣為流傳。
清嘉慶年間之後,由於新庄(今新莊)沿岸逐漸有淤積現象,船行漸趨不便,因此北部船舶遂趨於集中艋舺一帶;約嘉慶十三、十四年時,艋舺一帶市街已大量增建,俗稱「舊街」、「水仙宮口街」等多於此時建立,【注釋二十二】然清同治末年之後,由於淡水河上游流出之沙土日漸累積,使得沿岸河底漸趨淤淺,對航行船舶之停泊造成不便,商務往來遂逐漸衰微,並漸漸移往當時位置較為下游沿岸之大稻埕一帶。
第四章、結語
經由這次的報告研究後,我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先人開墾時的艱辛與不易,而其中,對於處處可見的原住民文化則是大感驚奇,對我而言,原住民這三個字,像是一條無形的界線,在潛意識裡明明確確的劃分出兩種不同的世界。原住民高亢的歌聲、絢麗的舞蹈、特有的傳統習俗或者是風俗習慣,有些讓我難免流露出羨慕的眼光,有的卻是讓我不敢苟同,但是無論是哪一種心情,對於「他們」,我始終還是有著一份的距離感。沒想到,這種感受,卻在搜尋台灣地名由來時,一次次的被螢幕上「原住民」、「平埔族」等字眼給的融化,次數的頻繁,讓我有著大呼不可思議的衝動。原來,從以前至今,我腦海裡認為的那一群人,在心中劃分出的另一個世界,竟然就是我們,竟然就是我腳下所踏的這片土地!
【注釋一】南島語系是世界上唯一主要分佈在島嶼上的一個語系,包括1200種以上的語言。其分佈東達南美洲西方的復活節島,西到東非洲外海的馬達加斯加島,南達紐西蘭(一說不含澳洲,亦有說澳洲原住民的語言亦應歸入本語系之內),台灣則是該語系分佈的最北端。其東西的延伸距離,超過地球圓周的一半,說該語系的總人口數大約兩億五千萬之多,絕大多數居住在東南亞,至於新畿內亞以東只有一百多萬人。
使用南島語系的區域包括台灣、菲律賓、婆羅洲、印尼、馬達加斯加、新畿內亞、紐西蘭、夏威夷、麥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波里尼西亞等各地島嶼的語言,外加馬來半島上的馬來語、中南半島上越南與高棉的查姆語(占婆語)和泰國的莫肯語。
南島語系分佈的區域很廣,語言的數目也頗多,根據「Ethnologue」這個世界語言資料庫的資料,其總數有1262種之多。值得注意的是,在劃分為南島語系的區域內,部分的島上也有使用非南島語族的語言。以台灣為例,除了有隸屬於南島語族的平埔族語言和高山族語言以外,同時也有存在不同的漢語,比如說鶴佬語和客語。
【注釋二】噶瑪蘭: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清嘉慶年間),漢人大舉入墾蘭地以前,噶瑪蘭族人是在蘭陽平原上活動的主要族群,其次還有著哆囉美遠人、猴猴人這三個群體。由於漢化,使得宜蘭一地的噶瑪蘭人傳承與族群意識較不明顯,但是遷居花東地區的噶瑪蘭人,雖然大部分都已和當地漢人、阿美族混居與通婚,但藉由母宗教祭儀等傳統文化的保存,卻仍然維持著明確的族群界線。如今噶瑪蘭族大致分布於宜蘭、羅東、蘇澳一帶,以及移往花蓮市附近及東海岸之豐濱鄉與台東縣長濱鄉等地。他們體質上屬馬來人種,語言屬南島語系中的印度尼西亞語,文化也屬於印度尼西亞文化。
噶瑪蘭人是平埔族中漢化最晚的一支,在外觀上,無論男女,顴骨較高,眼窩較深,男性身材一般較高大,女性往往較漂亮。 原屬台灣平埔族的噶瑪蘭族,於2002年經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通過,並報行政院核備生效後成為原住民第十一族,正式成為法定族群。
噶瑪蘭人傳統的社會型態,和台灣其他平埔族一樣,是一種母系社會。但噶瑪蘭人是一個沒有階級的平等社會,就算再富有的家庭,也沒有奴僕。頭目是以推舉的方式產生的。部落內其他的公眾事務,則由各年齡階層的族人分工合作。有事的時候,以大海螺當號角,來召集大家。
噶瑪蘭人在每年三、四月春夏之交,當刺桐花開的時候,就是噶瑪蘭人的新年時節,也是飛魚和豐收來臨的季節。這時,噶瑪蘭男人們會擇定吉日,一起聚集海邊舉行LaLiGi海饗。早晨,當族中長老在海邊行過祭拜祖靈、祈求保佑的儀式後,年輕一輩的男人們,各自帶著漁具,推出自製的竹筏,躍入波濤起伏的大海中捕魚,年幼的孩童則在沙灘上嬉戲。近午時,捕魚的人回岸了,年長者在岸上迎接他們,並檢視漁獲。接著,年輕人去四周採集野菜,然後就地烹煮鮮魚和野菜、煮食,長者也會特地差人把捕來的魚送回村裡,供其他未能參加的族人分享。這樣的活動要持續兩三天才結束。
宗教活動
宗教活動在噶瑪蘭人的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噶瑪蘭人的宗教信仰以祖靈崇拜為中心,將人間與靈界分開,相信靈界有鬼神能保佑或懲罰凡人,部落裡有祭司和巫醫來負責靈與人之間的溝通,並為族人治病。「一年之中有許多歲時祭儀,例如:播種、收割、入倉等,都是以粟米為主的農耕祭儀。」族人每逢播種、收成時,都要舉行祭典,大夥坐在地上,賽戲飲酒,唱歌跳舞,用手抓取米籮內的食物來吃,除了有糯米、肉尹、魚貝外,還有噶瑪蘭人最會採煮的野菜,稱為「做年」或「做田」。
【注釋三】「雞籠」一詞最早見於一六一七年,中國人張燮所著的《東西洋考》一書。雞籠名稱的由來,還有各種說法,其中一說法是在一八七○年時,陳培桂所修的《淡水廳志》中稱今基隆外海的和平島,形狀頗似雞籠,故有雞籠之名,但今和平島舊稱社寮島,不稱雞籠島,因此此說法仍待進一步考證。另外,雞籠名稱之由來還有一個說法,是由古時居住於雞籠的凱達格蘭族(Ketagalan)的音而來的。命名者將Ketagalan去掉taga,譯Kelan,為雞籠(台語發音)。這個說法有其真實性,日本學者安倍明義的《台灣地名研究》,就是採用此說法。』
【注釋四】貢寮鄉原名“三貂社”,原是高山族平鋪人的狩獵之處。清乾隆元年(1736),福建漳州人吳沙招募福建移民到此墾殖,凡參加者給一斗米、一把斧,使其能入山伐木砍藤,自食其力。當時移民為防止毒蛇猛獸侵襲,挖洞穴以草寮偽裝,下以樹木杠之,作為誘捕野獸的陷階,稱為杠仔寮,閩南話杠與貢同音,久而久之,貢寮成為地名。日本侵略者佔領時期稱貢寮莊,台灣光復後,1946年設貢寮鄉。
【注釋五】林爽文,平和縣板仔人。干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隨父渡台,居彰化大里代庄(今台中縣大里市),以耕田、趕車為業。三十九年,添加嚴煙組織的"天地會",不久成為台灣天地會的北路領袖。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一七八六至一七八八),台灣暴發台灣歷史上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農民起義斗爭。起義軍的領袖就是林爽文。
乾隆中葉,台灣吏治腐敗,貪官橫行,與此同時,天地會組織在台灣迅速擴大入會人數不斷增加。廣大人民對清王朝的統治日益不滿。天地會成了除貪抗清的一支不可小視的政治勢力,引起了清政府的關注。乾隆五十一年七月,清政府下令解散天地會,到處搜捕該會會員,并借機燒殺搶掠,濫殺無辜。 乾隆五十一年七月,清政府下令解散天地會,到處搜捕該會會員,並借機燒殺搶掠,濫殺無辜。形勢緊迫,林泮勸林爽文揭竿起義。林爽文生性豪邁,疏財仗義,此時已忍無可忍。他不顧林姓宗親反對,毅然率眾起義,號召百姓剿除貪官。以保民生。
一月二十七日,林爽文率聚襲擊大墩,全殲清軍,殺知縣俞峻,游擊耿世文等。二十九日,義軍攻占彰化,殺知府孫景燧、同知長庚等。義軍節節勝利,民眾群起回應。十二月,林爽文在彰化創建農民革命政權。眾推林爽文為盟主,建元"順天"。接著,義軍發兵攻克諸羅,殺同知董啟埏、游擊李中楊等﹔攻占淡水,護淡水同知程峻自殺。農民起義軍鬥爭矛頭直指官府。義軍所到之處,反復發布告示,宣傳起義的綱領和紀律。林爽文起義的消息傳到鳳山,以庄大田為首的天地會數千舉旗回應。
起義軍的迅猛發展,引起清王朝的驚恐,立即調兵遣將前往鎮壓。乾隆五十二年正月,四千福建兵馳援台灣清軍,歷數月,戰敗。最後縮守府城,對義軍毫無辦法。十月,又命陝甘總督福康安為平台大將軍,計九千人開台討伐。一月,義軍與清軍先後交戰於八卦山、牛稠山和大里。清軍擁有大量槍炮,且訓練有素。義軍奮勇拚殺,伏擊堵截,終不敵而敗退。清軍進入大里,殺害義民和無辜百姓二百餘人,放火燒村,大里成一片廢墟。林爽文率部敗走集集,再逃小半天。清軍繞山抄擊,搜山而俘林爽文。北路義軍被鎮壓後,清軍南下。庄大田退守琅橋,受重傷被俘,就地處斬,林爽文被解往北京,受盡酷刑後,於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初十就義,年僅三十二歲。
林爽文起義,前後經歷一年零三個月,參加人數達數十萬,它不僅是台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而且是清代歷史上一次較大的農民起義。
【注釋六】漳州系的吳、楊、林、簡、林、陳、陳七姓,泉州系的劉姓,粵系的李姓。
【注釋七】詳情請見上一節。
【注釋八】巴布薩族、還有洪雅族、拍瀑拉族、巴宰族、等族。
【注釋九】現今羅東城隍廟,民國23年由羅東街長陳純精主持重建,當時因日本人佔領台灣不准台灣人建道教宮廟,因此以供俸觀音佛祖名義申請,以佛教之名興建。
【注釋十】蘭陽平原因潮濕多雨且開發較晚,所產的木材質地細緻,不易腐朽,在當時是臺灣的主要木材產地。
【注釋十一】泰雅族:泰雅族分佈於北部中央山脈兩側,北到烏來,東至花蓮太魯閣,西至東勢,南迄南投縣仁愛鄉,是分佈面積最廣的一族,人口約八萬五千人。
泰雅族素以男子勇武善獵,女子長於織布著稱。昔日男女在臉部刺青,表示已成人或是榮譽的象徵,同時在盛行獵首的當時,亦有辨識敵我的作用,此習俗自日據時期被嚴格禁止以後,已不復存,只有在居進深山中八十歲以上的老人臉上尚可見到。以泰雅族人從前的社會價值觀來看,一個人臉上沒有刺青是件差恥的事呢!因為當時的社會認為一個人必需能夠忍得過刺青時錐心澈骨之痛,才算得上是個成人。泰雅族社會中原來沒有「頭目」,每當族人需要一致行動時,大家才共商推派一位有能力的人為代表,這個代表者的地位並非恆久也非世襲。「頭目」是日據時期,日本人為治理之便而產生的。
【注釋十二】所謂開山撫番就是開拓經營內山及後山,撫慰並管理先住民。在開山撫番的各項措施中,其中一項就是打通台灣東西間遭山岳阻隔之通路。當時的規劃是開築三條橫貫山路,南、中、北各一條,而八通關古道就是中路的橫貫公路。
【注釋十三】日據時期區隔生熟番界的活動範圍,又可謂為警界線。
【注釋十四】「輕軌」的定義至今仍很含糊,大致上軌距低於1067公厘的軌道,因其具有「輕便」的特性,所以對軌距的要求不是很嚴格,故稱為「輕便鐵道」。早期台灣交通不發達,當時為了解決諸多行的問題,人們便想出了一種「輕便鐵道」的手壓台車交通工具,作為城鎮及小鄉村間聯絡的管道,這種台車相當簡陋,故大多是以人力來推動。除此之外,非人力之輕鐵尚有糖鐵、鹽鐵、林鐵、礦鐵等,這些軌道當時遍及全台,所使用之動力包含柴油、蒸氣機車、光復初期糖鐵所使用的汽油車、甚至將其改造成酒精車〈因汽油太貴〉等。【注釋十五】在新站地區大家熟悉的就有張竹根、吳烏棕、江皆的、黃得財、李好生、李阿長、陳天福、許三郎、何應祺、沈崑玉、張鋒鉉、簡阿清、李溪瀨、劉棟樑、簡阿福等。
【注釋十六】凱達格蘭族」指的就是居住在北台灣的平埔族。在以文字記錄的歷史資料中,凱達格蘭族幾乎是隱形人,想要瞭解他們的來龍去脈,是相當困難的,單純就他們最早登陸台灣的地點而言,目前學界仍沒有個定論。
根據族中傳說,遙遠的從前,凱達格蘭人的祖先原本住在Sanasai,為了躲避妖怪,舉族離開家鄉在海上漂流。不知多久,終於看到陸地,於是歡歡喜喜地定居下來,那塊土地就是現在的台灣。伊能嘉矩便藉著各社有關祖先起源的傳說、習俗和地理條件等資料的比對,大膽地推測屬於南島語系的凱達格蘭人祖先,首度踏上台灣的腳印,極可能落在三貂角附近的深澳港(或稱澳底),然後往西、南遷徙。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李壬癸從十七到十九世紀末北台灣的語言分佈發現,當時語言最分歧的地區是靠近淡水河口一帶。按照語言學家兼人類學家Edward Sapir提出的理論:語言最分歧的地方最可能是該民族的原居住地。那麼凱達格蘭人最早應是從淡水河口移入台灣北部,再向東、南擴散。在台灣考古史上,有關於這個「台北的開路先鋒」最豐富的發現,大概要屬台北縣八里的十三行遺址。
對照舊地名,這個距今約一千五百年到八百年的遺址,應該是「嘎嘮別社」。住在這裡的凱達格蘭人,已經懂得煉鐵、製作精緻的陶器,而從出土的唐代開元通寶、宋代通寶等錢幣來看,和中國大陸的漢人已經有所交流。位於淡水河的十三行文化距今約1800~500年前,這個文化是較進步的文化,他們已有煉鐵技術,以鐵器為生產工具,屬於台灣史前的鐵器時代。經研究得知,十三行人生活在,是目前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十三行文化主要分布於台北盆地及其它附近地區,此外在台灣東北海岸地區及東部的花蓮地區都有發現。主要遺址有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小基隆,台北市西新庄子、社子,台中縣大甲番仔園、外埔鄉麻頭路、大肚鄉龍泉村,彰化八卦山,苗栗縣苑裡,台南縣永康鄉蔦松,南投縣集集鎮田寮院等。
十三行人雖然會使用鐵器,但仍以農業、漁獵維生,但由於他們的生活技術進步因此也發展出較大的部落。一般皆認為他們是後來台北盆地「凱達格蘭族」祖先。居住在台灣北部和東北部的凱達格蘭族,仍然使用裝飾印紋的陶器,而凱達格蘭族的分布也與十三行文化的分布相當一致,所以學者認為十三行文化的主人應該是凱達格蘭人的直接祖先。
【注釋十七】而關於凱達格蘭族使用獨木舟作為交通工具,於噶瑪蘭通判姚瑩所著之《台北道里記》中便有以下記載:「暖暖地,在兩山中,俯臨深淵,有艋舺小舟,土人山中伐木,作薪炭枋料,載往艋舺。」由此可知,昔日凱達格蘭族使用獨木舟承運貨物,常於此地稍作停泊,故得艋舺之地名。另外,此地有「文甲書院」,應是因覺「艋舺」二字略有不雅,而改以諧音字之「文甲」為之命名。
【注釋十八】著名的有擺接平原(新莊、板橋)由張厝圳、大安圳灌溉;大坪林(新店溪東岸)及景美溪以北到基隆河的平原由大坪林圳、王留公圳和霧裏薛圳灌溉;內湖、大直士林等基隆河右岸平原則由一些較小水圳灌溉。
【注釋十九】西元1721年,由於當時的台灣知府王珍推行許多令百姓怨聲載道的苛政,忍無可忍的朱一貴便在那一年與好友黃殿等人商議反清大計;因為朱一貴與明朝皇帝同姓,大家便尊奉他為「中興大元帥」,藉此以號召更多反抗清朝的人加入。朱一貴的革命軍首先攻打岡山汛(今高雄縣),不堪一擊的清兵竟被打得落荒而逃;各地的反清志士知道後,更是紛紛響應,而貪生怕死的滿清官員則個個聞風喪膽,棄城而逃;才幾天,朱一貴就輕而易舉的佔領了台南府城;七天之內,幾乎全台灣(當時只有諸羅、鳳山縣、台灣縣這三個縣)都被朱一貴的大軍攻陷。
起義成功後,朱一貴被尊為「中興王」,他便規定:「所有朝廷規矩都遵循明朝的制度」,以表明自己「反清復明」的心志。
但是,命運捉弄人,成功似乎來得匆匆,去也匆匆。當朱一貴的王朝正在享受勝利的果實,內部卻發生了嚴重的內訌;這場閩客兩派的戰爭,使得新政府元氣大傷;加上後來不斷遭到清兵的猛烈攻擊,使得整個反清勢力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瓦解了,朱一貴也兵敗被捕。
【注釋二十】臺北地區的番界當時即在「澹水之大山頂、山前並石頭溪、峰仔嶼社口,亦俱立石為界。」淡水河流域的原住民多屬熟番,而本區的生番則指今日大漢溪及新店溪上游的泰雅族。
【注釋二一】熟番指的是接受官方統治(服力役、繳稅及接受官方裁判),生番則否。
【注釋二十二】《台北道里記》便就當時情形略加描述:「艋舺,民居舖戶約四五千家,外即八里坌口,商船聚集,闤闠最盛,淡水倉在焉,同知歲中半居此,蓋民富而事繁也。」
- Jan 11 Thu 2007 21:56
報告_台灣開發史之可愛宜蘭 。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